記者蕭保祥/屏東鹽埔報導中華職棒(CPBL)富邦悍將18日在鹽埔園區球場與中信兄弟春訓練習賽,Mike Loree(羅力)是悍將開幕戰先發投手人選之一,今天最快球速139公里,總教練洪一中認為是正常狀態。Loree用30球先發1又2/3局,1局下1出局後遭到吳東融二壘打、陳文杰中線安打掉1分,面對7名打者有3次三振。洪一中賽後表示,「(Loree)控球還算OK,球速大概130幾這是正常的,正式比賽還沒到。」富邦年度開幕戰是3月15日到桃園青埔面對樂天Rakuten桃猿,Loree被認為是開幕戰先發可能,富邦2019年開幕戰先發投手為Henry Sosa(索沙),今年可望由Sosa與Loree二擇一。富邦3場練習賽為1勝2敗,洪一中也認為,球隊調整慢慢進入狀況,還在訓練期,不是說調整很好,距離開季還有一段時間,應該沒關係。悍將19日在鹽埔與中信兄弟再次交手,爭取開季先發輪值的Bryan Woodall(伍鐸)首次在練習賽登板。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韓職平均年薪下降 397萬台灣差距多少?桃猿霸能均速比索沙少4公里 先發續航力堪憂中職進度最快 廖乙忠春訓實戰59球中信兄弟楊志龍後肩肌腱開刀 本季將報銷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就在國際隊輸掉墨爾本的總統盃之後,最失望的三位澳洲地主選手似乎受到激勵了,新球季主宰美巡賽的戰局,先是Cameron Smith(卡麥隆‧史密斯)贏得Sony Open in Hawaii(夏威夷公開賽),兩週後輪到Marc Leishman(馬克‧雷希曼)表態,勇奪Farmers Insurance Open(農保公開賽)。不讓兩位同胞小老弟專美於前,Adam Scott(亞當‧史考特)帶走更大的勝利,週日下午在Riviera Country Club(里維拉鄉村俱樂部)力退群雄,帶走今年首度升格為三大邀請賽的The Genesis Invitational(捷恩斯邀請賽),也讓澳洲軍團在2020年開季寫下七戰三勝的壯舉。「總統盃的壓力很大,我知道很多人都因為那樣的經驗而獲得學習和成長,隨後融入訓練中,等到下次面對類似的處境,他們就知道如何化解壓力。」史考特在贏捷恩斯邀請賽後說道。「我在2003年也有類似的經驗,我們在十二月打完南非的比賽,接著隔年我在週日的球員錦標賽領先出發,當時想到前一年和厄尼同組打球的經驗,所以知道如何面對壓力。」顯然,史考特又一次從總統盃進化,去年在家鄉父老面對吞下敗仗後,隔週在歐、澳巡賽共同認可的Australian PGA Championship(澳洲PGA錦標賽)大發神威,贏得自2016年三月WGC-Cadillac Championship(WGC錦標賽)後的首勝。事實上,史考特去年就已經展現復甦狀態,只是冠軍運差了點,分別在農保公開賽和Tthe Memorial Tournament presented by Nationwide(紀念邀請賽)屈居第二,不過另有七場比賽打進前十,世界排名一路從年初的四十一推升至年終的十三位。休息了兩個月,史考特選擇洛杉磯之戰作為新球季的初登場,結果前三回合結束,和剛剛重返世界第一的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及Matt Kuchar(馬特‧庫查)戰成平手,接著決賽日靠著關鍵時刻的推桿頻頻得手,以兩桿之差封王,終結了將近四年的美巡賽冠軍荒,世界排名重返十大行列的第七名。再過四個月就要邁入四字頭族群的史考特,如願贏得生涯第十四座美巡賽冠軍,不過有了Vijay Singh(維傑‧辛)在四十歲後又贏得二十二勝,包括一座大賽冠軍的前例,這位曾經披上名人賽綠夾克,並統治世界排名十一週的澳洲名將,有意再打出生涯的另一波高潮。「很多人都對我說,我今年要四十歲了。」史考特說道:「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暗示我,這可能是生涯結束的開端。無庸置疑,如今選手的高峰愈來愈年輕了,四十幾歲的選手還想要主宰高壇的例子愈來愈少了。」「不過我還算幸運,雖然三十九歲了,身體還算健康,球技狀態也非常好。我知道接下來會愈來愈難,希望我會像維傑辛那樣,四十歲後還能繼續打出好成績。」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譚德塞。(資料照片)中國 / 黃育仁 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持續延燒,世界衛生組織(WHO)從疫情爆發到現在,都遭到外界懷疑是否在維護中國,更被網友嘲諷應該改名為「CHO」或「維尼快樂組織Winnie Happy Organization」。而昨(16)日晚上WHO的聯合專家考察組到中國參加「疫情防控座談會」,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更在會後表示WHO盛讚「中國的防控措施和成效」。防疫成效佳? 中共官員:維護全球衛生安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在會中提到「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中國將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疫情挑戰,維護全球衛生安全」。WHO對中國表讚賞 讚嘆「醫務人員忘我精神」國健委會表示,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林草局、藥監局、中醫藥局等部門代表分別介紹了主管領域防控工作。湖北省政府負責同志通過連線介紹了當地疫情防控情況,省、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專業人員參與交流。國健委會說:「(WHO)考察組與參會人員就疫情形勢、社區和農村防控、野生動物管理、藥物和疫苗研發進展等進行了充分交流,對中國採取的綜合防控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給予讚賞,並對中國醫務人員的忘我精神表示敬佩」。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台灣非中國 歐洲105議員籲WHO更正 外交部:歐洲10國致函WHO 挺台參與WHA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newtalk] 新北市長侯友宜小內閣本月6日發布一級機關副首長共9人職務調整,並於10日生效,唯獨教育局副局長一職未補實,今天傳出由新竹縣教育處長劉明超接任,預計3月1日上任,將成為侯團隊及新北市教育界生力軍。 新北市本月6日調整名單包括水利局副局長諶錫輝調任農業局副局長、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黃正誠調任水利局副局長、市府參議林敬榜調任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教育局副局長黃靜怡調任市府參議、市府參議王秉晟調任秘書處副處長、客家事務局副局長湯瑞雪調任市府參議、觀光旅遊局副局長林崇智調任客家事務局副局長、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榮哲調任觀光旅遊局副局長、秘書處副處長紀淑娟調任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該波人事調整,除了因應去年底侯友宜就任週年之際,部分首長人事異動,例如市府參議兼市長室主任龔雅雯調任文化局長,改由教育局副局長黃靜怡接任等職務調整,也是調整市府整體施政戰力,進行高層人事流動,同時也補實去年部分局處副首長,例如農業局副局長顏己喨去年11月自薦轉任高雄市青年局副局長,所留的遺缺。 這波調整後,黃靜怡的教育局副局長一缺尚未補實,今天傳出由新竹教育處長劉明超接任。劉明超是政大教育博士,過去曾任台北縣教育局社教科長、主任督學,以及教育局的府會聯絡人,表現深受肯定,後赴教育部擔任專委、副組長,復被延攬為竹縣教育處長,如今「回鍋」新北市教育局。 目前新北市另位教育局副局長蔣偉文,過去是新竹市教育處長;形成兩位副局長來自新竹縣市教育處長的巧合現象。 據指出,侯友宜小內閣近期可能還有部分二級機關首長有所異動。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民健康署建議小孩和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奶」,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小學學童平均每天只喝0.5杯,這讓小孩子攝取的鈣質遠遠不及建議量!調查同時也指出小學學童的鈣質僅攝取建議量的50%,而這在生長快速的小孩時期可不是什麼好事!因此,營養師要呼籲爸媽們別忘記要讓孩子喝足第2杯,也才能有攝取足夠鮮乳的健康好處。傍晚至睡前 是飲用第二杯鮮乳的好時機 在親子天下的調查中發現,約有70%的小孩每天會喝一杯鮮奶,這代表著爸媽們可能開始讓小孩子有喝鮮奶的習慣,依照營養師的經驗,喝第一杯鮮奶的時間點通常會落在早餐時期。 但小孩子在學校上課到放學回家,好像就容易忘記其實國民健康署建議的是早晚「各一杯奶」!在同一份調查中就指出,雖然小孩子可能有喝第一杯奶的習慣,但卻僅有20.2%的小孩有喝到第二杯,這顯示第二杯落實度有十足的改善空間!找對時機點和理由,是讓小孩喝第二杯鮮奶的關鍵! 「第一個好時機就是放學回家後」,可能因為運動、肚子餓等原因常常吵著要吃點心,爸媽在這時如果不慎就容易讓小孩吃到高油、高糖的飲料,甚至有零用錢的小孩就自己買手搖飲喝,這會讓小孩子的生長激素停滯分泌! 因此要培養小孩在下課回家後有飲用鮮乳的習慣,可以教導孩子在買飲品時可以先挑鮮乳,而家裡也建議常備著鮮乳,孩子回家吵著要喝飲料時就倒一杯鮮乳,既可以解渴又滿足國民健康署所建議的乳品攝取量。不過,有些小孩在下午不會吵著要喝飲品或吃點心,那也可能喪失了第二杯的機會!! 那營養師的經驗是「晚餐後至睡前也是個好時機」,這段時間是多數家長陪伴小孩寫作業或是閱讀的親子時光,所以這時候就是給第二杯牛奶的好時機,養成孩子喝第二杯鮮奶的習慣!早晚一杯喝足兩杯奶,2個好處報你知 為什麼要喝足夠兩杯奶呢,除了補足鈣質與蛋白質等營養素以外,還有什麼實質的功效呢?就讓營養師來和你說吧! 1. 長得高:牛奶提供的鈣質讓正在延長的骨頭有足夠的原料,幫助骨骼健全!每天兩杯奶,也能幫助小孩補足蛋白質,也可以幫助小孩的肌肉生長!除此之外,食藥署的食物成份資料庫顯示,牛奶含有豐富的精胺酸,能幫助小孩攝取精胺酸! 精胺酸會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研究發現小孩若攝取足夠的精胺酸(每天 2.5-3.2 克),生長速度顯著高於攝取不足組(每天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Jason Huang、Tao Lin/換日線專欄隨著交通技術與資訊網絡的蓬勃發展,在近十年間,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遷徙能力大幅提升。各個天賦異稟、具有創造力、高知識水平和企圖心的人才,在國與國之間迅速流動。過去 20 年間,美國受惠於這些人力資本,經濟快速成長──在當代金融、科學、資訊科技產業中,因為技術人才的大量移入,奠定了美國在國際市場中不可撼動的地位。然而,移民政策向來在政治上極具爭議性,也常常是國會山莊兩黨爭論不休的議題。反對者認為,開放外國人才進入美國,將會嚴重侵犯美國公民的工作權利,並且使薪資成長停滯;支持者則認為,外國人才的流入將會帶動產業的擴張與更新,人才的多元性和創新能力也將能提升生產力。雖然許多學術論文及研究機構皆指出,外國人才對美國經濟與勞動市場利大於弊,但至今美國的移民政策仍然相對保守,在川普政府執政下,更是有越來越收斂的趨勢。H-1B 工作簽證:供不應求,利弊兼具目前外國人才想要進入美國市場工作,最主要的工作許可即是廣為人知的 H-1B。H-1B 工作簽證於1990 年的移民法案正式生效,允許美國公司雇用外國人才從事具有「專業技術性」的工作。依據法律的定義,具有「專業技術性」的工作是需要有大學以上學歷,並且經過高度理論基礎和技術訓練才能進行的工作,例如:建築師、分析師、醫師、工程師、律師等高度知識專一性的工作。獲准簽證的外國人才將會擁有 3 年的工作簽證,並在到期時再續延 3 年,合計 6 年。此外,由於 H-1B 具有「雙重意圖」簽證的特性,如果公司有意願,也可以幫該員工申請永久居留身分,也就是俗稱的「綠卡」。有趣的是,此制度與其他國家如鄰國加拿大,和多數歐洲國家不同的地方在於,H-1B 採用的是「公司─員工」一對一的配對篩選機制,而非常見的「點數審核機制」,這意味著:一、公司必須自行篩選合適的人選,並主動向主管機關提出該外國人才的工作許可申請。二、外國人才沒有寬限期,不能且看且走,無法先提出工作許可申請再慢慢找工作。三、由於是一對一的配對制度,一旦公司解雇該名外國員工,或外國員工自行離職,他所持有的工作許可就會立即失效,倘若想要去別的地方工作,就得重新提出新的工作許可申請。這樣的設計,一則是鼓勵外國人才長期投入同一家公司,二則是希望公司能推動長期員工培訓計畫,提高外溢效果,進一步加速產業發展。這樣的制度利弊參半:一方面此制度依循了美國最重視的自由市場經濟的精神,讓市場雙方都有自由去選擇配對自己最合適的公司或員工;但另一方面,卻也築起了一道無形的高牆,在沒有寬限期及公司背書之下,外國人才一般面臨著極大的進入門檻。根據現行的 H-1B 政策,每年會頒布約 85,000 個工作簽證。其中,20,000 個名額是僅提供給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申請者,而約有 6,800 個名額則是被歸類於子類別 H-1B1。H-1B1 是美國與智利和新加坡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中,特別頒布給兩國國民的特殊名額。然而不意外的是,全美各產業中大大小小的公司,希望雇用外國人才的總人數,遠遠超過 85,000 名的上限,除了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的兩三年,近 15 年以來平均每年工作簽證的申請案件都超過 180,000 件。為了維持公平性,美國政府透過抽籤的方式來分配名額,以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此舉雖然看似合理,且能夠有效地分配名額,表面上也滿足了公平性與正當性,但仍受許多企業主的反彈,請求政府適度地修正這種分配名額的方式。多數反對者認為,運用抽籤制度來分配名額,不僅忽視了每個人的獨特性,也忽略了該名外國人才對公司的重要性與貢獻能力,例如:一名掌管行銷部門的高階主管,跟一名從事基礎業務的行政助理,都享有同樣的抽籤機率,這樣並不合理,此機制不僅牴觸了原先「公司─員工」一對一的配對優勢,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營運、人事和時間成本,間接鼓勵不合理的選擇。政府為什麼不放寬工作許可呢?誠如前述,移民政策向來是美國政府與國會山莊眼中的燙手山芋。不同執政黨持有相異的立場,各利益團體的遊說與反對,以及社會風氣的改變,皆會導致移民政策每年都有些微的改變。就以近兩年來說,川普頒布「購買美國貨、雇用美國人」的行政命令,呼籲美國公司在僱用外國人才前,都必須先尋求美國籍求職者,並且要求移民局收緊工作許可條件,使外國人才申請H-1B工作簽證變得更困難。此外,勞工局所提出的新勞動條件申請表(LCA),也提高了外國人才在美國工作的門檻:根據美國移民局的資料顯示,H-1B 工作簽證申請案件的拒絕率,由 2017 年的 13% 上升至 2019 年的 24%。當然,政策上也有好的改變:2019 年的 H-1B 抽籤模式,提高了具有美國碩士學位申請者的中籤機率;預計 2020 年也將一改以往用紙本交件的方式,透過電子化系統進行申請,大幅降低申請程序所蘊含的時間及人力成本。不過,政府不放寬工作許可的最大阻力,仍是美國社會對外國人才的誤解,以及對他們在經濟上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存疑:有些人認為,外國人才會造成「排擠效應」,搶走美國人的飯碗;有些人則認為,多數外國人才為了留在美國,會願意以低薪換取工作機會,間接拉低薪資水準,導致薪資成長停滯;又有些人認為,外國人才創新能力較低,對產業擴張的貢獻不大,甚至造成反效果。當然,更甚者認為,外國人才的流入,不僅會改變美國文化,還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政府應該擔任守門員的角色,阻止過多移民流入,絕不能為了財團與產業發展,罔顧美國公民的權利。簡單來說,美國社會對於外國人才是否真的能對美國經濟與產業帶來助益,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疑問一、外國人才是否真的會取代美國人才呢?有許多勞動經濟學的學術研究皆針對此命題進行研究,雖然不同的模型和數據得出的結果都不盡相同,但目前研究的共識認為外國人才並不具有「排擠效應」,也就是不會取代美國人才。一項透過「斷點回歸模型」(RDD)的研究發現,美國政府在 2004 年將 H-1B 工作簽證名額,從 195,000 名下修回 85,000 名時,即使外國人才被雇用的人數降低了一半,美國人才被雇用的數量卻沒有任何增加,顯示外國人才與美國人才之間無直接替代性。同時,這也意味著美國人才與外國人才的工作機會並沒有重疊,兩者的關係與其說是「取代」或「占有」,更應該說是「相輔相成」。此外,其他研究也指出外國人才具有外溢效果,每增加雇用 10% 外國人才,將提升 0.3% 至 0.6% 美國人才的就業機會,以及帶來 3% 的企業專利成長。當然,無法避免的是,有些企業會為了降低人事成本,用便宜的外國人才惡意取代美國人才,如惡名昭彰的迪士尼事件。但筆者認為我們不應該因單一或少數事件,而否定一個政策的大框架。筆者鼓勵政府繼續推動移民政策的開放,但同時制定完善的法律機制,以制裁不肖業者與企業的惡意取代行為。 疑問二、外國人才會造成薪資成長停滯嗎?同樣地,根據研究指出,外國人才對於薪資的影響微乎其微,即時有,也僅限於只需具備初級知識水準和低技術能力的工作。研究數據顯示,整體而言,外國人才能夠對薪資帶來 0.6% 的成長,但若將研究對象限縮至僅須具備初級知識水準和低技術能力的工作,外國人才則會拉低約 2.1% 的薪資水準。另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將研究對象侷限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的工作,每增加雇用 1% 的外國人才,將會提升約 8% 具有學士學位美國人的薪資,以及 4% 僅具有高中學位美國人的薪資。簡單來說,外國人才與低薪資成長,甚至薪資成長停滯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影響薪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得歸咎於總體經濟環境、產業發展、政府財政和福利政策,以及物價和消費水準等因素。疑問三、外國人才創新能力較弱,對產業發展益處小?針對外國人對創意貢獻和產業發展的研究表示,外國人才對美國產業和企業文化的發展皆有顯著的貢獻,與社會共識、對外國人才的偏見相左。模型結果指出,每增加 1% 的外國人才,將會增加約 12% 的人均專利成長率,其中從事科學研究的外國人才,則帶來近 19% 的人均專利成長率,若鎖定特定產業類別和人才特性,成長率則會高達 32%。除此之外,另一項研究探討了公司層面的人才分布與結構,結果顯示雇用年輕的外國人才具有顯著的外溢效果,能夠推動政策的更新、公司的成長,不僅促進了各部門的活化,也創造出更多工作機會。總的來說,外國人才對美國經濟成長和產業發展都扮演著不容小覷的角色,許多社會上對他們的誤解和存疑其實都是不正確的。雖然在特殊情況下或少數偶發事件上,的確有外國人才傷害到美國人才的情形發生,但整體而言外國人才不論在薪資上、就業市場中,還是產業層面都有顯著且正面的影響。有趣的是,美國移民局數據顯示,全美約 20% 的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工作皆是擁有學士學位的外國人才從事的,約 40% 是擁有碩士學位的,而 50% 是擁有博士學位的。因此外國人才,特別是具有進階知識水準和高技術的外國人才,在美國產業中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性,是驅使美國市場蓬勃發展、維持競爭力、推動經濟持續成長的核心因子,更是美國政府應該加強重視和積極爭取的人力資本。H-1B 改革與移民政策建議儘管如此,與市場人力資本需求相比,美國現行的移民政策仍然相對保守,近 30 年從未改變的 H-1B 制度,其有限的移民或工作簽證名額,加上繁瑣的法律程序,無意間成了企業擴張與技術人才培養的阻力。隨著戰後嬰兒潮的結束,勞動人口逐漸老化,美國政府應該適時地調整移民政策,以供應各產業的人力資本需求,畢竟唯有保持創造力和競爭力,才能永續提升美國的經濟發展。最直接的改革方案之一,即是增加 H-1B 的名額上限。美國政府應該提高非常規簽證名額,即擁有碩士學位以上外國人才的特殊名額,如此以來不僅符合經濟效益,能夠創造高技術人才的外溢效果,也能有效降低美國社會對政府開放人才流入的負面觀感,甚至改善他們對 H-1B 工作者的印象。簽證的抽籤機率也應該因人而異,依工作層級、技術含量,以及公司對其賦予的責任高低有所不同。對此我們能引用多數歐洲國家和加拿大所使用的點數制度,讓符合較多點的申請者能夠有更高的中籤機率,以做出最有效率的選擇。除此之外,若能排除實務上制定法案的耗時程序及僵固性,政府可以借用投資移民案時常使用的「RIMS 勞動市場模型」,來預測勞動市場的成長,進而採用浮動簽證名額,以因應每年需求的變化。另一個改良方式則是整合國際學生簽證和 H-1B 工作簽證,在不動 H-1B 政策的架構之下,從國際學生的 CPT 和 OPT 開始整併。目前,美國政府的教育政策提供國際學生 1 至 3 年的工作訓練許可,讓學生們有機會以「訓練」的形式,畢業後待在美國工作。筆者認為,延長工作訓練時間的長度,並且讓成功「訓練」完成的學生能夠以特殊名額或高機率的方式抽到工作簽證,將能有效回應市場對外國人才的需求。由於所有透過這樣的方式進入就業市場的人力資本,皆是受過美國教育且有正當學歷認可的外國人才,因此一方面能確保他們的素質,同時縮減文化隔閡的磨合期,更不必擔心低技術人才所造成的排擠效應。公司也不必擔心幫「訓練」中的學生抽 H-1B 工作簽證所隱含的不確定性,體現出原先 H-1B 政策「鼓勵公司長期栽培,雇用願意長時間投入公司的人才」的美意。最後一個改良建議是推動新的工作簽證。筆者認為,政府應該設計一個「高技術人才簽證」,如同藝術家簽證一樣,讓公司有迫切需求時,能夠有機會去雇用他們亟需的高階主管或高技術人才,例如總經理、首席財務長,或擁有專利的科學家和研究員。想像一個公司面臨轉型之際,董事會決議由一名外國出資者接任總經理一職,卻需要等待一年一度的 H-1B 抽籤,並且處理那繁瑣複雜的申請程序,結果事後所中意的人才並未中籤;或想像一個生技公司,需要一名擁有專利的外國研究員加入研發團隊,卻也因為工作簽證的關係被阻擋在外⋯⋯若政府有提供一個特殊簽證,諸如此類的情形,皆能迎刃而解。當然,如果實際將這樣的政策提交到美國政府和國會山莊,政治上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大,可能需要許多年的磋商才有可能實現。結論在當代經濟成長理論中,人力資本,是支撐長期經濟成長曲線的核心要素,其中又以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中的人才最為重要,貢獻了近 7 成的科技和經濟發展,因此,在現今的經濟體系之下,掌握並且能有效分配人力資本成了維持競爭力與成長的關鍵。 美國,不論她的精神、美國夢、優渥的生活,或同儕競爭力與給人的挑戰性,皆是吸引各國最傑出、最聰明的人才積極想要踏入美國的動機,是在全世界其他國家都無法重現,也無法阻擋的資本流動。在如此顯著的經濟效益之下,美國政府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透過移民政策的放寬,工作簽證的改善,來收攏這些外國人才,給他們一個舞台發揮自身的技術、創意和企圖心,進一步鞏固美國在國際社會中不可撼動的地位。※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美國真的需要那麼多外國人才嗎?從供不應求、爭議不斷的 H-1B 簽證說起》,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換日線文章留學生畢業後不知該走該留?求職顧問:無論人在哪國,你都能用這些方法攻克職場為了簽證低就,連薪水都可以不要?──當美夢變調,這樣的生活值得嗎?作者簡介:Jason Huang。美國紐約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畢業於政大經濟系,目前旅居紐約,熱愛國際金融、量化經濟,致力於研究經濟政策、勞動市場和國際情勢。Tao Lin。美國達理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匹茲堡大學法律博士,曾服務於台灣永然法律事務所與香港 Lewis D'Amato's 事務所。《美國移民及簽證指南》共同作者與紐約市律師協會移民委員會推薦律師。更多Yahoo論壇文章疫情疫苗為何沒人想做?國際藥廠不追「流行病」商機的3個真相因為冠狀病毒,讓我看見赤裸的種族歧視為何身處民主國家,許多馬來西亞華人卻超級「親中挺共」?「恐慌紅利」花不完!疫情還沒過去,困難才要開始今日推薦影音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跌一跤沒什麼大不了,一名愛好跨欄運動的24歲女學生,因跨欄摔跤膝蓋受傷而結束選手生涯,一直感覺膝蓋不舒服,10年來靠著貼布、止痛藥緩解,竟惡化成前十字韌帶完全不見、內外側的半月板破裂,膝關節嚴重受損,靠手術修補後,復健3個月才得以正常走路。內外側半月板也磨損破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王稚暉指出,患者因膝蓋長年不舒服、水腫求醫,檢查發現膝關節異常鬆動,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不僅是前十字韌帶斷裂,而且完全消失不見了,連帶內側半月板破裂、外側半月板根部破裂。王稚暉醫師研判,女學生10年前極可能從「輕微撕裂」演變成「嚴重斷裂」,殘留的韌帶被組織吸收,導致完全消失,連帶影響膝蓋穩定度,也造成內外側半月板磨損破裂;像這樣日積月累的連動式傷害,屬於較為少見的病例。跳躍後腳部直挺落地最傷膝透過微創關節鏡手術,王稚暉醫師取患者鵝掌肌群韌帶重建前十字韌帶,讓膝關節不再鬆動,同時修補破裂的內外側半月板,術後接受三個月的復健,患者的左膝已恢復正常,並重拾運動的樂趣。王稚暉醫師提醒,前十字韌帶斷裂多是運動時造成的傷害,最容易造成前十字韌帶斷裂的三個關鍵動作,是「突然加速或減速」、「往上跳後,腳部直挺挺地落地」或「膝蓋外翻」。尤其年輕人打籃球、排球、羽球時的跑跳姿勢偏差,若出現不適應當就醫檢查。若不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恐提早報到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約3000人就有一名前十字韌帶受損病患,通常為運動傷害、車禍和摔傷所造成。十字韌帶斷裂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治療及及非手術的保守復健治療,若十字韌帶部分斷裂,也可於急性期時接受增生療法,有助加快恢復速度。隨著國人越來越重視運動,運動傷害也有增加的趨勢。醫師提醒,無論是前後十字韌帶受傷,若不治療,會使膝關節處於不穩定狀態,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不可輕忽。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中心/黃朝郁報導中國爆發武漢肺炎(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至目前為止我國已出現20例確診、1人死亡,全球確診數更達到71441起、有1776人身亡,台灣政府在努力防疫的同時,也給予民眾方便,讓部分民眾自行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但卻有許多人違反規則趴趴走,台南市政府今(17)日聯絡不上一名應該居家檢疫的花姓女子,在晚間6時30分將她的資料公布,希望各界給予幫助協助找人,警方循線追查後發現她跑到新竹找朋友。台南市政府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一名居住在台南佳里區的花姓台女,2月4日經小三通返台,本應居家檢疫至19日,但今日二度聯絡不上她,透過警政機關了解後發現她並沒有確實履行居家檢疫,決定將她的資料公布,希望民眾幫忙協尋。台南市警佳里分局偵查隊循線追查後,發現花女趴趴走跑離台南,北上至新竹地區與友人見面,已通報民眾局及疫情中心,要確認花女確切所在位置,避免造成防疫漏洞;台南市衛生局獲報後也表示,將依法對花女開罰1至15萬元不等的罰鍰。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快訊/台南佳里區1女小三通回台趴趴走 市府公布資料抓人不想被當「亞洲病夫」 「我是台灣人」網拍銷量爆增採訪運將對方突獲確診通知 日記者求救被回「不用篩檢啦」最後淨土沒了?北韓爆首起確診 闖中國邊境走私發大財染病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KF雜誌2月號日前邀來「自成一格的冷豔美」雲嫣擔任封面女郎,她因撞臉李毓芬而有「D奶李毓芬的稱號。「嫣」字代表美好笑容或樣貌,雲嫣透露名字可不是藝名,真的是爸爸替她取的名字,她笑說:「可能是我爸愛抽『菸』吧!」加入JKF好幾年了,雲嫣卻長期選擇「潛水」,直到最近才陸續出席JKF活動和女郎拍攝,她表示「個性比較內向,和大家也慢熟,要不是其他女郎拉著我跑通告我可能還待在家!」這回雲嫣決定滿足讀者更種幻想,換上粉色絹綢性感睡衣,誘惑神情趴跪在石頭上,長達18公分事業線超級吸睛。另一套則耍起暗黑神祕,在日式榻榻米上,穿著黑色薄紗、雙手緊握枯枝暗示性讓人充滿無限遐想。有別於雲嫣舞台上豔麗,她私下經營代購副業,獨自開業的她,從前置、採購、包貨到出貨都一手包辦,被同事受封為「代購小公主」名副其實。外表神祕冷豔的雲嫣背後竟藏著對速度感的著迷,她透露私下會去車展車聚,更脫口說出:「我其實還會騎檔車!高中的時候就偷買過一台檔車,好在爸爸也喜歡騎車,所以沒有打我!」更多鏡週刊報導張韶涵胡彥斌《天賜的聲音》互嗆 炎亞綸走音王力宏暖心鼓勵游士衢受武漢肺炎影響工作銳減 自我防疫狂練六塊肌鼓鼓2度偷偷赴日 與Lead發展「超展開」友誼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拓展外銷市場,16日至20日再次搶攻中東規模最大的「波灣國際食品展」,除了番石榴、蜜棗、紅龍果之外,首度加入紅豆加工品、青花菜乾、神祕果產品等;其中,高雄首選蜜棗經品種改良,爽脆多汁的口感讓當地買主讚嘆不已。高市農業局2015年首度參加波灣食品展,同年將高雄番石榴、蜜棗銷售至杜拜果菜批發市場及巴林的阿拉伯超市,為了長期在當地銷售,建立品牌知名度,今年首次上架至杜拜零售通路lulu hypermarket與Aswaaq supermarket。長期銷售 建立品牌今年農業局參加2020波灣國際食品展,高雄市加洲果菜運銷合作社除了配合農業局前進杜拜,平時也藉由高品質的GLOBAL G.A.P驗證打入高端市場,好市多、全聯、大潤發等大型通路之外,國賓、王品、鼎泰豐、公主遊輪也是他們的客戶。同樣參展的一鳴生技農園則發揮巧思,新研發的神祕果產品包裝採黑底、金字小方形,宛如保險套,吸引不少買家好奇駐足,而透過特殊的負40度乾燥技術,瞬間保留水果香氣的各式果乾,一樣受到中東買主喜愛。波灣參展 爭取曝光農業局長吳芳銘說,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影響,台灣農產品部分出口中國大陸卡關,農業局肩負起加強行銷「高雄首選」農產責任,2月前進中東波灣食品展、3月將至東京食品展,爭取國際市場曝光機會,尋找更多出口貿易商機,替農民穩定出貨通路。


ucftqm11181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